李卷王显然也没料到对方会掏出这么个“大杀器”,一时竟被噎得说不出话。
场面一度十分尴尬。
林希看准时机,上前一步,脸上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微笑。
“李姐,时代变了。现在是信息社会,打打杀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”她顿了顿,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,“我知道,你那边**有点困难,所以才想截我的货,想做一笔快钱。”
李卷王的脸色瞬间变了,从刚才的嚣张跋扈,变成了一种被戳穿的难堪。
“你……你怎么知道?”
林希扬了扬手里的手机:“你的主要供货商‘四季生鲜’的老板,上周输了三万块,现在正到处借钱。你猜,他会不会为了更快的结款,把你那点老底都告诉我?”
信息战!这绝对是高级的商业信息战!
我蹲在花坛后面,手心里的汗已经把口罩都浸湿了。我看的不是黑道火并,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商战***。而我的女朋友,就是那个站在风暴中心的女主角。
李卷王咬着牙,显然不甘心就这么认输。
“就算这样又如何?林希,你别得意!你不过是运气好,攀上了‘屠夫阿强’和‘虾霸’这两条线。做生意,靠的是人脉,是根基!你一个黄毛丫头,根基在哪?”
“我的根基?”林希笑了,她转过身,没有看李卷王,而是看向她身后的那些大爷大妈,“我的根基,就是他们。”
她指着“擀面杖大妈”:“张阿姨,上周您儿子过生日,我特地从阳澄湖调了最好的大闸蟹,没耽误您吧?”
张阿姨笑得合不拢嘴:“没有没有!我儿子说,比他在五星级酒店吃的还新鲜!”
她又指着“摇把大爷”:“刘大爷,您有高血糖,我给您找的无糖麦片,还合口味吗?”
刘大爷拍着胸脯:“合!太合了!吃了半个月,血糖都稳了!”
“还有王阿姨、孙叔叔、赵小妹……”林希一个一个点过去,每个人都带着感激的笑容回应她。
她最后才转回头,看着脸色越来越难看的李卷王,一字一句地说:“我的根基,是‘幸福里’小区5栋3单元的张阿姨,是8栋1单元的刘大爷,是每一个信任我的人。李姐,你的根基呢?是你那些随时会因为三万块就把你卖了的供货商吗?”
这番话,如同重锤,狠狠砸在李卷王的心上。
李卷王身后的那些人,也开始窃窃私语,眼神里流露出动摇。
我看得目瞪口呆。
这……这是收买人心啊!我那个连跟邻居打个招呼都要脸红半天的林希,现在居然能面不改色地进行“战前动员”,而且效果拔群。
这两个月,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?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社恐被治好了,这简直是人格重塑!
李卷王看着自己这边军心涣散,知道今天讨不到好,只能撂下一句狠话:“林希,你等着!咱们走着瞧!”
说完,她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。
危机解除。
林希身后的“长老团”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。
“希女王威武!”
“跟着希女王,顿顿有肉吃!”
“那个POS机大爷”凑到林希面前,一脸崇拜:“女王,您真是神机妙算!连李卷王资金链出问题都知道。下一步我们怎么办?”
林希恢复了那副疲惫但镇定的样子,挥了挥手:“按原计划,卸货,分装。通知下去,今天的小龙虾,‘帝国’成员,每户送半斤。就当是……庆祝我们打退了第一次‘外敌入侵’。”
“好嘞!”
人群立刻欢呼着散开,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。有人指挥货车,有人搬箱子,有人拿着小本本记账,整个场面充满了……一种丰收的喜悦。
林希站在人群中央,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。
我看着她,心里五味杂陈。
震惊、困惑、陌生,但更多的,是一种说不出的……骄傲?
就在这时,林希的目光穿过人群,准确地落在了我藏身的花坛。
我们的视线在空中交汇。
她愣了一下,脸上的女王气场瞬间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慌乱和无措。她快步向我走来。
“陈阳……你……你都看到了?”她的声音又变回了那个软糯的小猫。
我从花坛后站起来,拍了拍身上的土,心情复杂到了极点。
“所以,‘希之帝国’,就是小区团购群?”
“‘核心长老’,就是买得最多的邻居?”
“‘屠夫阿强’,是菜市场的猪肉摊老板?”
“那……‘香格里拉行动’呢?”我问出了我最关心的问题。
林希的脸红了,她低下头,小声说:“就是……团购松茸啊。”
我沉默了。
我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我脑补了两个小时的黑帮火并、***交易、跨国走私……结果,就是一群大爷大妈在团购猪蹄和小龙虾?
我那贤惠柔弱、社恐自闭的女朋友,没有变成黑道大姐头,而是变成了……小区团购女王?
这反差,比坐过山车还**。
回到那个“生鲜仓库”兼我们的家,气氛有点尴尬。
林希像个做错事的孩子,低着头,双手绞着睡衣的衣角。而我,坐在沙发上,被一箱“**土豆”顶着腰,不知道该从何说起。
“所以……”我清了清嗓子,试图打破沉默,“‘希之帝国’,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林希抬起头,小心翼翼地看了我一眼,然后开始了她的讲述。
故事的开头,平淡无奇。
我出差后,林希一个人在家,社恐的毛病让她连门都懒得出。吃饭基本靠外卖,但外卖吃多了,又贵又不健康。
有一天,她在业主群里看到有人抱怨,说菜市场的菜价越来越贵,而且不新鲜。
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林希那颗喜欢研究菜谱和省钱的小脑袋瓜开始转动了。她想,如果能直接从批发市场拿货,是不是会便宜很多?
于是,她鼓起勇气,在一个全是陌生人的本地批发商App上下了第一单——五十斤土豆。
“我当时就想着,我们两个人,慢慢吃,总能吃完的。”林希小声说,“结果送来的是巨大的一麻袋,我一个人根本搬不动。”
她没办法,只能硬着头皮,在业主群里发了条消息:“那个……有人需要土豆吗?批发价,一块一斤,我自己搬多了……”
社恐的她,连发这条消息都用了一个小时做心理建设。
没想到,消息一发,群里立刻炸了锅。
“一块一斤?菜市场都卖三块了!我要十斤!”
“妹子在哪栋?给我留二十斤!”
不到半小时,五十斤土豆被一抢而空。林希第一次发现,原来和邻居交流,也不是那么可怕。
尝到甜头的她,开始了第二次尝试——团购鸡蛋。
她做足了功课,对比了三家养鸡场,甚至研究了不同品种的鸡下的蛋,口感有何不同。最后选定了一家郊区的生态农场。
这一次,她建了一个小小的微信群,拉了十几个上次买土豆的邻居。
“为了区分,我给群取名叫‘希希的好物分享’。”她说到这里,有点不好意思。